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打破省间壁垒和市场分割,是新型能源体系下电力市场机制建设的必由之路。
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在保留既有省级电力市场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国家级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要求。同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和《电力现货市场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将电力现货市场从试点向全国推广,为未来电力市场设计的一致性和高效的市场运行打下基础。
建立全国电力现货市场有多种选项。国际能源署(IEA)与能源基金会近日在京发布《中国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电力现货市场路径》报告,以中国建成国家级协同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体系作为目标,在当前成熟的省级电力市场的基础上,提出两种实现路径:余量市场路径与容量耦合路径。前者与现有的省间现货市场相似,各省仅交易本地市场的余量;后者则意味着各省实现更高级别的协同运行。
【资料图】
报告认为,全国市场可协调区域交易,促进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由此带来系统韧性提升,并有助于减少备用装机所需投资。经IEA测算,假设调度市场化保持在现有水平,在2035年承诺目标情景下,相较于未提升区域协调的情景,建成全国市场可减少6-12%的运营成本,并减少2-10%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加强省级经济调度可带来进一步增益。
IEA建议,在两级市场模式下,在现有的省间电力现货市场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电力现货市场,并在现有情况下保障省级市场在市场设计和调度决策上的自主性;破除省间交易壁垒,以在更大范围内平抑新能源的波动性;推动现货市场建设并确保中长期及辅助服务市场合约灵活度,以持续激励省级市场实施经济调度,将中长期合同从实物转向金融尤为重要。
能见研究院特邀专家罗治强在会上表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首要任务,不论是电力体制改革还是电力市场建设,必须在尊重历史现实和地域间差异性,从当前基础平稳起步、逐步改进,最终实现目标。他认为,IEA提出的余量市场路径和国内电力市场两级运作的框架设计逻辑较为相似,国内在这方面已经着手开展了一些的探索实践工作,目前省间现货和省内现货试点都实现了长周期试运行,并实现了有序衔接,很好地佐证了两级运作市场机制设计的可行性。
“余量市场路径与容量耦合路径之间并非完全割裂,是交叉和融合的关系。”南方电网北京分公司政策研究部副主任张轩强调,推进现货市场建设要充分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和资源禀赋,在充分遵循国家西电东送能源战略的基础上开展,宜省则省,宜区域则区域。初期,可以探索省、区域为整体参与全国市场的两级模式。
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钟海旺认为,除了顶层机制设计的考量,底层的关键技术支撑也需要被充分考虑。电力市场化运行,可能影响各个省的开机方式、区域的运行方式、联络线的送电计划等,可能对整体的利益格局产生一定影响。将来进一步设计从省走向区域、再走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时,也应充分重视技术的支撑性作用。
国网三级顾问蒋莉萍提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文化有必要借用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具体而言,电力市场机制设计应当基于并体现各类主体在承担其相应的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保证电力供应的责任及价值贡献。用户用电特性变化及分布式资源与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将对电力系统格局带来巨大影响和变化,是未来优化市场机制设计时需要重点加以关注和考量的领域。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青年五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20 联系邮箱:39 60 291 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