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全球实时:永新“提速”

来源:江西日报    时间:2023-03-30 09:19:56

“长征逾万参加者,烈士八千磊落才。已换九州新日月,还教四海激风雷。”对“敢为天下先”的追求,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始终奔涌在永新人的血脉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天,这座因“三湾改编”闻名于世的古城,正紧紧围绕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吹响了打造湘赣边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的号角。

2022年,永新县财政总收入19.97亿元、同比增长29.1%,税收收入17.53亿元、同比增长36.8%,增幅均列吉安市第一。全年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100亿元,新材料产业营收突破6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同比增长12%。

进入2023年,永新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上下攻坚工业园区、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三个“主战场”,聚焦工业发展“主阵地”,深耕城市更新“试验田”,吹响乡村振兴“集结号”,开启了全面提速新征程。

聚焦工业发展“主阵地”

铸就“强引擎”

3月9日,投资20亿元的国语超纤新材料项目正式落户永新县,这家国内“PVC、PU人造革”市场的龙头企业,将在永新县建设一家占地面积113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厂区。企业投产后,预计产值能达22亿元,可为当地解决就业600余人。

在很长时间里,境内多山的永新县都以传统农业大县的形象出现在江西县域经济的版图上。作为革命老区,工业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弱,一直是制约永新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昔日见证了“三湾改编”的永新人,今天毅然决然地吹响了工业转型升级的冲锋号。自2021年以来,永新县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核心战略,集聚要素资源,创新体制机制,以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速度,推动工业经济倍增升级、破局突围。

该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主动融入赣深数字经济走廊建设,全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迅速推进传统皮制品产业成功向超纤复合新材料转型。全县确立电子信息和超纤复合新材料产业为两大主导产业,2022年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吉安市前列,实现规模工业营业收入160.2亿元、同比增长11.2%,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位居吉安市二类县第一。

“招商引资有力度,项目攻坚有速度,服务企业有温度。”在工业领域提速奔跑的永新人,正在招大引强上实招齐出,项目建设上快马加鞭,优化环境上用心用情,全力推动工业和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该县深入实施产业升级招大引强大会战,建立综合高效招商机制,创新“产业链+金融供应链+主题产业园”引进培育模式,推行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2022年,该县共举办产业链招商推介会4次,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8个,总投资338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招商“火力全开”的同时,项目建设也“加速奔跑”。该县实行重点工业项目县级领导挂点制度,推行赛马比拼机制,抢抓施工“黄金期”,落实节假日“两不停”,全力保障项目建设要素,推动项目尽快投产见效。成功举办总投资68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开工“擂台赛”和吉安市三季度重大工业项目开工“点将赛”。

在营商环境领域,永新县坚持“硬件”与“软件”同步优化,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方案,开展“新官不理旧账”“招投标领域”等八大专项治理。县主要领导“园区工作日”、企业家早餐会已成为常态动作,通过“面对面解难题”企业大走访调研,2022年共帮助企业解决问题326个,兑现惠企事项3438件,帮助企业融资13.9亿元。

如今,放眼永新县域,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装备等特色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

高质量发展的工业引擎,已在这片热土上强劲轰鸣。

深耕城市更新“试验田”

绘就“风景图”

“爱人你可感觉到明天已经来临,码头上停着我们的船……”入夜,歌曲《米店》的旋律从永新城南老街的小酒吧中流出,荡漾在古老又年轻的街道上。

说这里的街道“古老”,是因其有数百年的历史。作为传统街区,永新城南完整保留了自清末以来的街巷肌理和房舍格局。然而,在长久的时光中,这里都是以一种杂乱无序、陈旧破败的面目示人。

说这里的街道“年轻”,是始于近年来“针灸式”微改造。2019年,永新县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携手,以城南老街为对象开启了一场城市更新试点项目。项目的名称也颇具诗意:“重见永新”。

堆积的杂物被清除、颓败的建筑被加固、破损的街道被修葺……在“城市艺术家”的手中,这里的街景得到重构,让居住在老街的居民耳目一新。同时,有的东西得到保留——残存的房屋遗址被改造成口袋花园、废弃的蚊香厂被改造成非遗设计中心、老办公楼被打造成美食空间……属于旧城的独特风情得到释放。

经过数年之功,在古老与年轻交织之间,永新古城终于“重现”在世人的面前。人们在她的身上寻找到了现代与古城对话的方式,“生态修复+文旅融合”模式入选省级典型案例,东门、南门历史文化街区入选全省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永新县也成为第一批城市更新省级试点县。

今年以来,更大的变化,不断在这里发生。永新县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攻坚城区扩容、交通畅达、城市更新、精细管理“四大工程”。县城新区建设步伐加快,创新嵌入式征拆方式,完成征地682亩、拆迁1.7万平方米,党校、生态湿地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快速推进,新区幼儿园等投入使用,新区路网初步成形,成为新的城市平台。

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项目46个,完成投资额27.2亿元,充分运用“针灸式”改造模式,推进仰山公园、“大美秀水”三期工程建设,打通“微循环”道路3条,新增绿地37万平方米,完成南门老街、秀水水系等8个片区改造,惠及群众4380户。

聚焦短板、完善配套、健全机制,实施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城区公共绿地降坡封尘4.7万平方米,建设小游园11座,新增停车位400余个。地下综合管网、环卫设施全面改造,城区功能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显而易见的是,通过文化引领、共同缔造,深耕城市更新这块“试验田”,永新县已探索出一条普通县城实施城市更新、传承历史文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路径。

吹响乡村振兴“集结号”

谱就“新华章”

春光明媚,万物竞发。永新县在中乡450亩羊肚菌大棚中,工人正忙着将成熟的羊肚菌采摘装桶。

“原来的大棚是种瓜果蔬菜,今年在政府的引导下,我们利用原有的大棚轮作羊肚菌,通过设施化改造,加上智慧农业科技支撑,现在亩产可以达1000斤。这一批羊肚菌已经被四川的收购商预订了!”基地技术总监张仪高兴地说。

类似的场景,也出现在烟阁乡的烟阁村。村里投资超5000万元的鳗鱼养殖基地中,一批批鳗鱼正准备装车运往国外。对水质要求高的鳗鱼养殖,许多农民都不敢碰。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烟阁村对养殖池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了实时监视水温、水质,总产量超600吨,年产值达7000万元。

“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如今,永新县乡村正充分发挥独特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迈向现代农业的步伐显著加速,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和本地群众,共同吹响了乡村振兴的“集结号”。

该县不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常态化开展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派出驻村帮扶工作队145个,实现所有脱贫户、监测对象结对帮扶全覆盖,落实帮扶资金3000余万元。整合资金超3亿元,推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建设,推行“5G+万村码上通”“党建+村民自治”网格化管理等机制,村庄环境管护实现常态长效,一批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粲然绽放。

永新县乡村振兴“原动力”全面激活,农业产业不断取得新突破。去年以来,该县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完成粮食播面72.4万亩,粮食产量达28.3万吨。新签约的16个产业项目总额达2.45亿元。

永新县加快以“善治”促“久安”,积极探索乡村治理创新,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路子。通过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的农村协商议事制度和运行机制,成立乡贤会、理事会等群众组织,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缩小自治单元,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同时,把德治润化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为原则,开展家风家训建设,引导村民吃苦耐劳、崇德向善,基层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青年五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20   联系邮箱:39 60 291 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