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立即订阅
(资料图)
所有的人脑,都会在脑机协作的面前失去优势。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今年以来,ChatGPT的腾空出世,引爆了空前热议,一场AI革命正在加速到来。
作为一位内容创作者,小巴也尝试使用ChatGPT写文章,但从试验情况来看,距离理想的写作效果还有很大的差距。
过去的两个月间,小巴除了调试ChatGPT,还做了另一件事,那就是试验了一些新的脑机协作方式,用来提升工作效率——搭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第二大脑”。
因为如果未来ChatGPT就如今天的搜索引擎一样普及,那么它将成为大多数人的工具,也就谈不上多大的独特性。面对同样的问题,ChatGPT基于同一份大数据,只会给出几乎相同的答案。
而“第二大脑”是存在于个人与互联网之间的一个工具,这也是一种脑机协作的信息整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来对抗“AI大爆炸”时代的到来,在人人都可以交出ChatGPT答案的时代,交出一份属于自己的独特答案。
搭建“第二大脑”这件事,小巴已经实践了两个月,积累了一些心得,也采访了一些互联网领域的专家老师,还综合了大数据专家涂子沛老师新书《第二大脑:脑机协作如何改变个人发展和家族传承》中的一些方法,今天一并分享给大家。
什么是“第二大脑”?
早在2020年,知识管理专家Tiago Forte就出版了《构建第二个大脑》一书,介绍了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和方法构建个人知识管理系统,从而提高个人效率和创造力。
简单理解就是, 我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读都进行数字化,记录、保存、分类整理到一个知识管理软件中,比如印象笔记、Onenote、Notion、Logseq、Obsidian、Mem等。
人脑的记忆能力十分有限,读完书转头就忘,真不怪我们,怪大脑的构造。当我们将所有的信息和事项都归类整理到知识管理软件后,将大大降低人脑的负担。
同时,我们又能随时从中调取人脑所需要的信息,稍加调整就能使用,数倍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因此这个工具被称之为“第二大脑”,也有人称之为“数字大脑”。
重要的不是概念,只要明白这是一种帮我们提速的工具就可以了。
如何搭建“第二大脑”?
接下来,小巴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学习多位大咖老师的分享,来分享下我是如何如何搭建“第二大脑”的。
✔ 第一步:记录、保存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许多资料一键收藏,然后就留在收藏夹吃灰,或者是将各类资料存放在各种收藏夹、各大知识管理软件上,等到想使用时,却很难快速存找到。
我们要做的,是逐步将信息集中,即复制和保存到1个核心的知识管理软件,具体哪些软件可以帮到我们,小巴会在下文详细介绍。
不过,重点不是摘录信息,而是选取让自己有共鸣的信息, 也不必大片摘抄,关键是留下思考文字,这样能锻炼我们的总结、提炼和发现重要信息的能力,这些内容也将是“第二大脑”中最独特的部分。
✔ 第二步:分类整理
分类整理这一部分很关键,否则信息杂乱堆砌,不利于使用时提取。
小巴的“第二大脑”主要有以下几大主目录:
(1)个人知识体系库
这个部分可以理解为是我们个人知识体系的呈现,既可以包含我们的工作、考试所需的专业知识积累,也包括平日学习的读书笔记,以及平日里碎片化学习的知识等。
这一部分,小巴记录的核心是各种读书笔记、听课笔记等。
(2)项目库
相比于个人知识体系库的长期性,项目是短期性的,但项目与我们当前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
工作后的很多年里,我们的人生走向依靠项目推动。这部分既可以记录工作上的项目安排,也可以是家庭生活方面的项目。
比如,小巴的项目库中,分为:1.选题库,最近正在写以及待写的文章选题;2.素材库,平时看到好的素材随时做积累,便于后期写作时使用;3.家庭育儿库,记录近期家庭的各大重要事项,孩子的学习安排等。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库也可以按照时间维度来排列,比如分为:已完成、进行中、新计划等几大类。
(3)日记库
这部分小巴主要记录自己的经历、心情、感想等,也会放一些平时拍的照片,这是人生印记,多年之后,它们将变成珍贵的回忆。
(4)备忘录
这部分小巴会记录各个账号的密码,家中人员的保险资料,诸如此类容易遗忘,又很关键的信息。
✔ 第三步:连接
我们人脑善于思考的核心,在于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连接,它们通过突触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从而帮助我们人来处理信息、储存记忆、控制行为等。
那么,我们在“第二大脑”记录信息时,单一信息的价值很有限,信息之间的连接让价值倍增。
举个例子,小巴某一天看到一本书上的知识点很受启发,写了一条读书笔记,并打上标签,而同一个标签下,还有许多条内容,当同一标签下的内容越来越多时,它们将会触发小巴的大脑产生更多灵感,想出新的选题思路和方向。
当有了新思路之后,就能够快速从“第二大脑”中提取出相关联的信息,大大提高写作的效率。
当然,这方面要借助知识管理软件的打标签、双链、搜索等功能,后面会详细写到。
✔ 第四步:输出、行动
搭建“第二大脑”,并不是单纯为了积累内容和素材,最根本的还是为了“用”。
比如,在项目分类中,我们将工作上的项目一一记录和梳理,记录进度条,列月计划、周计划和to do list,是为了加快项目进度,保质保量地完成。
“第二大脑”中的减重记录
图源:《第二大脑》
同时,在自媒体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创作者来做出输出有价值的内容。
借助“第二大脑”,我们可以更顺畅地打通“学习——理解——思考——输出”的闭环,输出既倒逼我们加深对知识的思考,也让我们用内容吸引粉丝,打造个人影响力,后续也将迎来各种变现的可能。
关于工具选择的几大原则
“第二大脑”能在多大程度上赋能于个人成长,工具的选择也是重要的一环。
比如,涂子沛老师用的就是logseq这款开源软件(小巴现在也在主用这个)。
前互联网大厂产品经理、播客《三五环》创作者刘飞告诉小巴,他主要使用flomo,以及最简单的备忘录(iOS系统)这两个工具。flomo用来记录碎片化信息、灵感,为后续的内容输出做积累。而备忘录则用来记录长篇内容,分类存档。
不过,工具选择是一件私人化的事情,主要依据个人习惯,用得顺手、便捷、高效,就是好工具。
小巴咨询了涂子沛、刘飞等老师对工具的使用心得,总结出了以下几大关于工具选择的原则,供大家参考:
► 第一点:搜索功能
记录信息时,我们会按照类别分别储存信息,到了提取信息时,如果每一次都需要按照信息所在的分类,一一去寻找,这对大脑来说依然是一种负担。
因此,输入关键词,能够一键搜索到关键信息,这是首要考虑因素。而我们在使用时为关键词打上标签,本质上也是为了方便后续的搜索和提取。
► 第二点:安全和稳定性
我们记录在“第二大脑”的数据,是被储存到了云端还是本地,或是云端、本地皆可保存,这点也很重要。
涂子沛老师表示,因为“第二大脑”的许多信息涉及个人隐私,因此储存在本地会更安全。
刘飞老师也有同感:“千万别出现服务器哪天关停用不了,各类工具层出不穷,反而安全和稳定性这两大最基本的因素值得重视。”
► 第三点:多端同步
很多知识管理软件支持电脑和手机端同步更新,这将大大提高我们的使用效率。
► 第四点:软件是否开源,更新迭代速度如何
涂子沛老师告诉小巴,一款工具是否开源,其更新迭代速度如何,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 第五点:与人工智能的整合速度
“第二大脑”+ChatGPT将成为一个王炸组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脑机协作。
涂子沛老师说,知识管理软件与人工智能的整合速度,将大大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比如目前Mem等软件与ChatGPT的整合速度就比较快。
“所有的人脑,都会在脑机协作的面前失去优势。”他如此说道。
AI时代
为何搭建“第二大脑”如此重要?
随着ChatGPT的腾空出世,我们不得不接受,自己已经身处“AI大爆炸”的时代,普通人如何不被淘汰和替代?相比了解“HOW”,更重要的是悟透“WHY”。
从这点上来说,对搭建“第二大脑”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也很关键。这方面小巴也做了简单的梳理:
1. 初级功能:为了给大脑减负
头脑的价值在于创造而非保存思想。
将有用的信息、知识,重要的行程安排等记录在“第二大脑”,是为人脑腾出空间,用来思考和创造。
事实上,我们也常常高估人脑的记忆能力。拉长时间维度,“第二大脑”作为一个外部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对抗人的失忆症和健忘症。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正是唯有记录,才可保存。
2. 进阶功能:通过记录和梳理,将模糊变成清晰,辅助第一大脑思考。
模糊带来压力,而清晰带来平静,显然后者的效率大大提升。我们可以从人脑中提取许多信息和记忆,但这相比于我们从“第二大脑”中提取的那些条缕分明记录好的信息,要模糊得多。
这意味着,许多来自大脑的信息和记忆是模糊、缓慢、不准确的,而来自“第二大脑”的信息更清晰准确,更有利于我们直接提取使用,以及用来作为决策依据。这两者的区别,也可以理解为《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提到的系统一与系统二的区别。
3. 高阶功能:洞察、发现新的联系。
涂子沛老师在《第二大脑》一书中写到:创新是现代人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我们对脑机协作最大的期待。
如何用“第二大脑”引发人脑的思考,继而引发创新?涂子沛老师介绍到:当我们产生一个新的想法,就在“第二大脑”中添加一个新的信息块,同时要把这个信息块放置到一个网络中,这个新的块不是孤立的,必须和这个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发生联系,从而构造一个新的网状结构,支撑起一个新的立体空间。
对于这一点,下面这张图可以帮我们更好理解:
“第二大脑”中的图谱
图源:《第二大脑》
许多知识管理软件具有打标签,双联等功能,我们可以通过多维度打标签,相互链接引用的方式,让“第二大脑”中的信息点彼此发生链接,从而产生网状结构。
而一些具有“图谱”类功能的工具,可以直观地展示出信息之间的关系,引发人脑的思考和创新。
4. 终极功能:作为精神遗产留传给后代
生命的离去无可避免,我们都看到过这样的新闻,一位父母不幸得病,为了给年幼的孩子留下点什么,他会写信给孩子,让孩子一年拆一封信。用这种方式留下“遗言”,从而保留父母的记忆和情感,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指导和支持。
在这一点上,“第二大脑”便是最好的工具。涂子沛老师在《第二大脑》中做了一个大胆的畅想:我们所搭建的“第二大脑”,可以作为精神遗产留给后代。
我们记录在“第二大脑”中的思考和人生印记,对于后代将是一份回忆,也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再大胆点想,那些政治家、哲学家、科学家、作家等杰出人物的“第二大脑”, 经过整理成为图书馆、博物馆的数字藏品,并向公众开放,可以供更多人参考和学习。
关于这一点,曾国藩家书就是很好的证明,而“第二大脑”不过是把曾国藩家书用数字化的方式呈现。
写在最后
在《第二大脑》这本书的扉页,有这样一段话:
我出版了近十部作品,从来没有要求自己的孩子阅读其中一本,唯独这一本希望孩子以及子孙后代都认真阅读,并尽早使用‘第二大脑’。
由此看出,在个人成长之路上,越早搭建“第二大脑”,越能加速个人成长,而且“第二大脑”一旦搭建,日日完善,可以终身使用,甚至可以作为精神遗产继承给下一代。
在AI时代,ChatGPT不会取代我们,但熟练掌握了脑机协作的人跑得更快。那么,搭建一个“第二大脑”,也将会成为我们应对ChatGPT到来的得力武器。
最后,小巴也十分推荐大家去读一读涂子沛老师的《第二大脑》这本书,对我们理解和搭建“第二大脑”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资料:
1.《第二大脑:脑机协作如何改变个人发展和家族传承》,涂子沛,中译出版社
2.《建立第二个大脑:概述》,蒂亚戈·福特
3.《我如何用第二大脑“记住”所有事情?》,老石
本篇作者|李梦清 |当值编辑|武新月
主编|何梦飞 |图源|VCG
ChatGPT爆火后,这些行业在背后疯狂吸金
点击下图▼阅读报告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青年五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20 联系邮箱:39 60 291 42@qq.com